第A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4年01月23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创业青年:创业初期认清行业趋势比资金更重要
代表委员建议:建创业服务平台解决初创者信息不畅问题
青年报记者 顾卓敏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吴恺

 金宇(27岁)

赵智俊(24岁)

    注册公司年龄、初期创业能力、创业孵化程度——在全球聚焦创新创业能力的今天,国际城市文化推广组织YouthfulCities也将上述这三个指标列入了“2014全球最年轻城市排行榜”的评选项目中。

    “从综合排名看,作为中国唯一进入评选的城市,上海能够榜上有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但通过分析一些具体指数,就会发现上海还有不少需要努力的地方。”采访中,不少开业指导专家都表示,“青年就业”第一名固然不易,但“创业”第一名则更难,这无疑对于创业者的初期创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青年报记者 顾卓敏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吴恺

    [创业“菜鸟级”]

    金宇(27岁)

    徘徊在“生死边缘”的舞者

    “去年8月份,当我的合伙人带着工作室所有的学生、老师一同离开时,我真的有种人生被毁灭的感觉。有很多人都劝我,把工作室关掉算了,就连金星老师都说,是工作室拖累了我。”回想当时自己兴冲冲地从芜湖赶回上海,推开工作室的大门,迎接自己的竟然是人去楼空。在那个瞬间放弃与坚持成了金宇心头最大的一对矛盾。

    别看金宇才27岁,从事舞蹈工作超10年,如今还是金星舞蹈工作室的老师。一件宽大的卫衣、一顶标志性的鸭舌帽,走在上海的街头,不少年轻人甚至是阿姨大妈都会对金宇投来注目的眼光。“你是功夫熊猫!”——的确,金宇就是跳跃在《中国达人秀》、《舞林争霸》、《越跳越美丽》舞台上“功夫熊猫”。

    从一个专业舞者到一个公司老板,在创业路上,金宇走得却并不容易,甚至是险象环生。“金宇舞蹈工作室”是2012年10月金宇与他舞蹈社区里的“兄弟”共同投资10万元创办的,地址就选择了斜土路一处老式商务楼里。

    “那时候,那个合伙人没有工作,又欠了一屁股债,就想着帮他一把,跟我一起创业开舞房吧。”说到这里,金宇有些懊恼,懊恼自己的认人不清,懊恼自己怎么早没察觉。“经营观念的分歧,资金短缺的压力,到后来我们两个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但我怎么也没想到,最后会以这种撕破脸皮的形式分道扬镳的。”

    独自坐在空荡荡的舞房里,金宇内心承受了巨大的煎熬。为了重聚舞房人气,他上网宣传过,也在街上发过传单,可惜收效甚微。原本年底可以借着“年会经济”挽回颓势,又遭遇“节俭之风”,即便把“年会排舞”的牌子竖得再高,同样也是无人问津。

    “我现在就是靠着我一个人的商演来维持这个舞房。以我目前的情况来说,已经不是在为钱创业了,而是为了梦想在坚持。”金宇坦言,初期投入的10万元早已“烧光”,即使他靠商演拼命挣钱也难弥补工作室的亏损,“1年半不到,已经亏了20多万元了。”如今,虽然黄浦区创业苗圃帮金宇申请到了10万元无息贷款,但面对每月9000元的房租,还能坚持多久金宇心中也没底。

    【创业心得】

    选择合伙人不能感情用事

    “现在回头看看,其实当初在选择合伙人时太感情用事了。我现在想明白了,急也没用,还是一步步认真去做吧。”对于未来,金宇想把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去推广,这条创业路能否走得通,金宇坦言,他也只能好似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创业“入门级”]

    赵智俊(24岁)

    深谙“成本为王”的小老板

    “我是一个从2000元起家的90后大学生创业者,学生时期没什么钱,但又有个老板梦,所以就用积攒下的2000元零用钱创办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因为没钱,所以只能事事从成本考虑,而就是凭借着有效的成本控制,赵智俊用3年时间,把公司规模从2000元发展到了到现如今的50万元的库存。

    “做生意,开公司,赚钱不是最快的,花钱反而是最快的,所以在我看来,你能比别人少花1分钱,就等于你比别人多赚了1分钱。”或许是因为初期投入实在太小,在赵智俊的心里“降低成本”成为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最初开网店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成本的,因为老板、店员都是我一个人。而之后发展的实体店,线上线下联动,成本支出就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毫无疑问,在这方面赵智俊有着他的过人之处。

    “我现在的汽车模型店就开在铜川路的宏基广场里,108平方米的月租金是1000元(含物业管理费)。我谈下这个价钱的时候,隔壁同样面积的铺面是1万元/月。”采访中,赵智俊告诉记者,在确定这个铺面前,他做了整整一个月的调研,在商场附近蹲点,调查客流情况,考察周边的商业环境。在看准目标后,赵智俊拿出了他的谈判能力,“我现在跟商场谈的是一个合作模式,每月返还10%的销售额给商场,如此一来,既降低了店面成本,也能激励我不断追求销量。”

    此外,赵智俊的“成本为王”还体现在很多小细节上。“很多人都觉得我的店面看起来很大气,上档次,那是因为我不仅只展示自己的汽车模型,还摆放了很多道具做陪衬。看似在布置上花了不少钱,但事实上,这些道具都是二手的,只要做有心人,就能节约钱。”此外,在生意上,赵智俊可以说把节能环保发挥到了极致。“你能想象,别人一个月的电费是800-1000元,而我只有100元吗?那是因为我店里用的所有灯具都是节能型的。初期投入或许比别人高,但从长远看,我肯定是赚钱的。”

    说到经营汽车模型,其实眼下同质化的商家并不少。但赵智俊就凭借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经营理念与厂家联合做专营店,成了唯一代理商后发展前景会较为可观。

    【创业心得】

    小作坊路线不能走到头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赵智俊想了很多,他的目标客户群应该是20-40岁的青年人或是中年人。“我现在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小老板,走的还是低成本运作的小作坊路线,无论是人事管理、财务还是法律,还有很多急需要补的课。”赵智俊坦言,等公司足够稳定了,他会考虑调整思路,甚至还想去香港这样拥有较多汽车模型爱好者的地区发展业务。

    [创业“骨灰级”]

    袁雪峰(40岁)

    13年间创业4次创新不止的“老兵”

    “我觉得选择创业是个勇敢者的道路,它绝对是需要勇气、信心和力量的。”作为宝盒速递的创始人,袁雪峰在此前的13年间,先后经历了四次创业。“我只是创业路上的一名实践者,我不敢说这次是否就一定能成功,但在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创新’的重要性。无论未来我是否会经历第五第六轮创业,创新观念将伴我一生。”

    2000年,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袁雪峰放弃所学,进入当时最为热门的行业之一—IT。两年后,突然发现销售是一个很锻炼人的行当,当时就果断放弃了七八千元的工作,转行做起了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销售。

    2003年,袁雪峰启动了他的第一轮创业,将目光转向了当时无人问津的写字楼灯箱媒体。让他骄傲的是,“在我们实施这个项目的三个月后,分众才意识到这个市场的存在,并开始大举进入。”

    最终袁雪峰选择被分众收购。在与几个合作伙伴融资后,他们又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停车场媒体。半年内,同行业出现了四个竞争对手,资金不足导致袁雪峰的团队无法与其中资金力量雄厚的公司展开持久战。此时袁雪峰意识到资本力量强大才能支持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次创业是在2008、2009年,是写字楼配套的快餐项目他投入前期资金,请团队去继续发展。总投入约20万元,收获的结果并不理想。袁雪峰总结归纳了这一次失败的原因:先前两轮的投资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而目前餐饮业是很传统的一个行业,没有更多的资金很难将项目做大,管理难度高并且扩张难度也高。

    这一次宝贵的经历告诉袁雪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是投资前必须做的事。不甘于现状的他开始了新的思考:2008年以来快递行业发展迅速。他由这个发展趋势想到,未来的快递行业需求量只会更高。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外资料后,他决定效仿德国创造的写字楼代收机器,他认为这种能让快递效率提升1-2倍的代收机器很有发展前景,并找到了天使投资人加入,最终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施行。袁雪峰的团队在上海市长宁区的几栋写字楼里展开了试点。目前,长宁区的各大快递业务都被他们公司包揽,既节省了快递公司的人力,又提高了快件的送货率。袁雪峰很看好这个市场,他认为未来的3-5年内在各大城市及周边地区都可以发展这项业务。

    【创业心得】

    创业初期要清楚行业趋势

    公司被分众收购后,袁雪峰开始明白:“创业初期最重要的不是资金,而是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行业趋势。”与此同时,袁雪峰也意识到了资源的重要性。“相比分众传媒来说,我们的资源少。或许在运作之初,我们手里的楼宇比他们多,但是在广告这个行业中,我们缺少人脉、缺少了资源,所以即使空有广告位,也无法使项目进展得顺利。”

    代表委员支招

    反对青年就业不行才创业

    “就我个人来说,确实觉得青年创业很难,政府部门应该要大力地去扶持它。”市人大代表、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许鸿蕨在谈到创业初期发展,尤其是青年初创能力时坦言,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青年人是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的,而对此她是存有一定的异议的。

    “如果一个创业者对整个市场不了解,对就业形势不了解,对整个流通的环境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去创业可能得到的就只有挫败感。”许鸿蕨表示,她希望青年人有创业的活力和激情,但不希望他们的激情在创业初期,甚至还没有跨出第一步时就遭受挫折。如果青年人真的想创业,那就应该先从就业、见习开始。

    许鸿蕨代表提出,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年轻人去创新创业,但这不仅是资金场地上的支持,更多的是提供他们学习的机会。这就好比是教游泳,给创业者一个机会去试一试这个水有多深,然后通过学习提升能力,这才有游到终点的可能性。相反如果盲目地鼓励年轻人创业,那无异于把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直接从岸上推进深水区。青年报记者 顾卓敏

    建服务平台解决信息不畅

    市政协委员、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封亚培表示,根据《2012年度上海市居民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困难中,创业信息服务渠道不通畅已经从2011年的42.3%上升到2012年的63.9%。他表示,目前就创业方面的政策,涉及的主管部门众多,创业政策又存在交错、叠加和空白等现象。普通的创业者、小微企业根本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所需的相关创业政策,对相关信息知之甚少,即便有所知悉,也无法系统了解。

    封亚培建议,可以由市政府相关委办来建立一个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统一发布创业政策信息。“平台设立专门的创业政策发布和协调小组,在部门政策出台前,先行协调政策的可行性、衔接性、适用性。平台统一各类政策申报,创业者可以通过该平台,输入相应企业的现状情况后,既能查询到可能可以享受到的政策支持明细、基金、补贴等明细,并可以直接通过该平台,递交相关申请。”

    他还表示,这一平台可以与全市各孵化器、工业园、开发区、工商、税务、质监、银行、社保等单位和部门建立无缝连接,并能够实现虚拟平台与实体现场服务有机结合,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等帮助。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编后

    年轻的城市需要多元和包容

    上海年轻吗?从历史来讲,上海自元朝正式建城,至今已有700多年。但若要和西安、北京等千年古城相比,她的确还挺年轻。

    上海年轻吗?从人口来讲,常住青少年人口有908.03万,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8.15%。从比例上看,这座城市年轻的力量不容小觑。

    上海年轻吗?在Youthfulcities日前给出的“2014全球最年轻城市排行榜”中,上海在全球25个候选城市排名第20位。姑且不论评选客观与否,在组织方看来,这所谓“年轻的城市”比的不是历史,不是人口,而是从年轻人的视角去反映不同城市对年轻人的开放程度,年轻人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的参与度。

    自本周起,我们参考评选指标,尝试从“免费WiFi”、“城市自行车道”、“街头艺术”、“青年创业”四个维度来管窥这个城市的年轻度。通过记者多方体验,城市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激发,企业的初创能力在提升。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年轻人是新兴媒体最忠诚的拥趸,但许多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不尽如人意;年轻人爱骑单车环游,市中心的自行车道断断续续;年轻人爱玩街头艺术,但城市里给予其创作发挥的空间太少……

    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而作为海派文化发源地的上海,她是时尚的,包容的,多元的,海纳百川的。因此,在笔者看来,年轻的城市一定是充满竞争与活力,拥有活跃创意氛围、宽松创业环境、愉悦生活体验。因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绝不仅仅是句口号,它的背后需要一颗颗蓬勃跳跃的年轻心脏来支撑。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城事
   第A10版:城事
   第A11版:城事
   第A15版:学记团
   第A16版:影像
   第A17版:共青团
   第A18版:文体
   第A19版:文体
   第A20版:文体
   第A21版:文体
   第A22版:文体
   第A23版:维权
   第A24版:早知道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汽车专刊
   第B05版:汽车专刊
   第B06版:综合
   第B07版:汽车·专题
   第B08版:汽车·专题
城市创业青年:创业初期认清行业趋势比资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