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共青团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共青团

第A03版
共青团
 
标题导航
 
  2014年01月14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二五”中期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监测报告》发布
近六成常住青少年非沪籍 闲暇时间少了做公益时间多了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制图 余儒文

    历时一年的统计和调查分析,《“十二五”中期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监测报告》昨天正式对外发布。报告给出的八大维度,35项一级指标和27项二级指标监测结果显示,上海青少年发展总体向好。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人口与基础信息]

    非沪籍与沪籍青少年人口“倒挂”凸显

    在“十一五”期末首次引入分类青少年群体指标的基础上,本次指标监测继续关注非沪籍青少年、未成年人(14-17周岁)和残疾青少年等三类分群体指标。

    根据市统计局的统计,非沪籍青少年人口为534.59万,比“十一五”期末的503.61万增加了30.98万,占常住青少年人口总数的58.87%,比“十一五”期末(56.50%)提高了2.37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口(14-17周岁)为83.32万,比“十一五”期末(87.25万)减少了3.93万,占常住青少年人口总数的9.23%,比“十一五”期末(9.75%)下降了0.52个百分点。

    根据市残联提供的统计,沪籍残疾青少年人口为3.97万,比“十一五”期末(4.05万)减少了0.08万,占沪籍青少年人口总数的1.06%,比“十一五”期末(1.04%)提高了0.02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与“十一五”期末相比较,全市常住青少年人口中非沪籍青少年数量(增加30.98万)和比例(提高2.37个百分点)增长较快,非沪籍青少年与沪籍青少年人口“倒挂”更加凸显。

       >>其他亮点

    常住人口“男多女少”

    根据市统计局的统计,上海常住青少年人口总数为908.03万,占全市总人口数的38.15%。与“十一五”期末(892万和38.75%)相比较,常住青少年人口总数增加了16.03万,常住青少年在全市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了0.6个百分点。与国内其他较发达的大城市相比较,澳门常住人口中青少年的比例为34.8%,低于上海同期;截至2011年8月,香港常住人口中青少年的比例为27.8%,低于上海同期。

    根据市统计局的统计,上海常住人口中青少年男女性别比为107:100,比“十一五”期末(106:100)有所增长,男女比例进一步扩大,且高于国际上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的标准值(105:100)。其中,上海常住人口中非沪籍青少年男女性别比为110:100,高于常住人口中青少年男女性别比(107:100)。此外,与香港(100:119)和澳门(100:106)常住青少年人口中“女多男少”的情况不同,上海青少年常住人口呈现“男多女少”的局面。

      [公民素养]

    参与国家事务讨论“微博”是首选

    调查显示,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正逐渐成为青少年关注国家事务的主要途径,在青少年关注国家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青少年会花一定的时间关注国家事务,平均每天1.064小时;同时,64%的受访者每天花1小时以上了解国内新闻,人数比“十一五”期末(47.24%)增加了16.76个百分点。受访者了解国内新闻的途径依次是网络(81.1%)、电视(70.0%)、手机信息(46.3%)、报纸杂志(25.6%)、广播(15.7%),网络和电视是青少年关注国家事务的主要途径。

    与“十一五”期末相比较,上海青少年通过上网、电视、手机信息、广播等途径关注国家事务的比例提高,通过报纸杂志途径的比例下降;其中,通过上网和手机信息途径增长相对更快,增长均超过10个百分点。 

    在参与国家事务讨论方面,34.4%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媒体参与,比“十一五”期末(21.8%)提高了12.6个百分点,使用的媒体依次是微博(70.1%)、电视(36.3%)、微信(33.3%)、论坛(27.5%)、博客(18.0%)和报刊杂志(13.5%)。可见,微博是表示会通过媒体参与的受访者参与国家事务讨论的主要途径,从微信在青少年中极高的受欢迎程度来看,通过微信参与国家事务讨论的青少年比例预计将继续增加。

      >>其他亮点

    健康和亲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受访者同意“人生有目标才有成就”(82.0%)、“生命充满期盼”(79.7%)、“现在的生活是充实的”(63.6%),并且在学业和事业上有一定的目标,“在学业/事业上,您已订立目标”的选择项为62.9%。在对待金钱和富裕生活的态度上,50.3%和34.1%的青少年不同意“金钱比任何东西重要”、“富裕的生活才活得有价值”,但也有20.8%和37.4%的青少年对这两个说法持认同观点。

    对于“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这一问题,受访者的选择依次为健康(87.0%)、亲情(67.3%)、事业(26.7%)、爱情(23.9%)、金钱(23.2%)、自由(21.9%)、友谊(20.4%)、信仰(9.3%)和名誉(2.9%)。

    五成青少年认为与父母存代沟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青少年注重家庭,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大部分受访者同意“家庭比任何东西都重要”(85.2%)、“每位家庭成员担任一个重要角色”(83.7%),认同完整家庭结构的重要性,认为“单亲家庭影响子女的成长”(64.9%);同时,对于家庭角色的分工,“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在受访者中的认同度不高,不认同这种观念的青少年更多(41.9%)。

    青少年认同孝顺父母是应尽的义务。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父母为他们分担了困难(71.4%),供养父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69.6%);但对“与父母同住是一种孝义”的观点有不同认识。同时,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父母是保守的”(52.2%)、“父母和子女存在代沟”(50.4%)。

    从性别来看,女性青少年相对更注重家庭,更不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以及“父母是保守的”、“子女供养父母的观念已经过时”的说法。

      近六成青少年反对“啃老”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青少年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正面,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只有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能主动承担起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责任”(79.4%)、“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91.7%)、“个人与社会应该相互依赖”(71.0%)。

    此外,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针对当代社会的“啃老”现象,57.7%的受访者持否定态度,42.2%的受访者表示认同或难以评价。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社会应提供各种机会、资源和服务,满足个人需求”(62.1%)。

       平均初婚、初育年龄延后

    根据市民政局的统计,与“十一五”期末相比较,“十二五”中期上海男性和女性的初婚者平均年龄都有所提高,22-35岁男性初婚者的平均年龄从27周岁提高到27.26周岁,20-35岁女性初婚者的平均年龄则从25.9周岁提高到26.16周岁。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的统计,与“十一五”期末相比较,“十二五”中期上海女性青年的平均初育年龄有所提高也从28.25周岁提高到28.5周岁。

      [身心健康]

    闲暇少了1小时 睡眠多了近13分钟

    日均闲暇时间4.14小时

    “十二五”中期监测显示,上海青少年日均闲暇活动时间为4.14小时,比“十一五”期末的5.22小时减少了1.08小时。

    从闲暇活动时间分布来看,上海青少年日均参加体育运动时间为0.90小时,阅读(纸本)时间为1.06小时;上网时间为2.18小时,占全部闲暇活动时间的52.7%。此外,24.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从不参加体育运动,43.6%的受访者日均运动时间少于1小时。

    从性别来看,男性青少年的闲暇活动时间为4.33小时,比女性青少年的3.96小时多。从群体来看,其他青少年的闲暇活动时间最多,为5.75小时,在学青少年次之,为4.58小时,在职青年最少,只有3.75小时。

    具体到子项目上,在职青年用于体育运动、阅读(纸本)和上网时间均相对较少;其他青少年用于体育运动、阅读(纸本)和上网时间均相对较多。

      心理健康评分有所下降

    与“十一五”期末(83.50%)相比较,“十二五”中期上海中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有所提高(85.60%)。但中学生肥胖、视力不良和龋齿等常见病检出率均有小幅上升。

    在5分为满分的心理健康测评中,上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总评3.55分,其中,心理系统总评3.48分,社会系统总评3.62分。从性别来看,女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总评为3.57分,相对更好。从群体来看,在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总评达到3.60分,相对更好。与“十一五”期末3.58分的结果相比较,上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总评分有所降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青少年日均睡眠时间为7.44小时,比“十一五”期末(7.23小时)增加了0.21小时。75.6%的受访者表示日均睡眠时间在7-9小时之间,总体睡眠时间充足。

       [就业创业]

    [教育学习]

    周均业余学习时间有所增加

    监测显示,上海青少年周均业余学习时间为7.97小时,比“十一五”期末的7.91小时增加了0.06小时,日均业余学习时间为1.14小时,比“十一五”期末的1.13小时增加了0.01小时。从性别来看,女性青少年日均业余学习时间为1.15小时,比男性青少年多了0.02小时。从群体来看,在学青少年日均业余学习时间相对较多,为2.05小时,在职青年相对较少,为0.98小时。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6年,比“十一五”期末增加了1.5年;其中,男性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5年,女性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5.7年。

    根据市教委的统计,上海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中的留学生比例为8.05%,比“十一五”期末的7%增加了1.05个百分点。

      [参与融合]

    每年参加社会公益时间增加

    据市人大的统计,人大代表中青年的比例为2.09%;根据市政协的统计,政协委员中青年的比例为0.74%,均与“十一五”期末大体相当。

    据市委组织部的统计,上海青少年中党员比例为5.24%,与“十一五”期末持平。根据团市委的统计,上海青少年中团员比例为15.39%,比“十一五”期末(15.07%)提高了0.32个百分点。

    另外,监测结果显示,上海青少年年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时间为30.59小时,比“十一五”期末(21.91小时)增加了8.68个小时。

    从性别来看,男性青少年年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时间(34.64小时)多于女性青少年(26.64小时)。从群体来看,在学青少年年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时间相对较多(47.31小时),在职青年相对较少(25.49小时)。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青少年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单位或组织的安排为主;同时,仅有19.2%的受访者表示可能会在NGO等社会组织领域中就业或创业。

      [维权及犯罪预防]

    在职青年参加社会保险比例提高

    青少年权益保护公共服务数量旨在了解上海青少年维权服务的开展情况,主要通过“市青保办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受理数”和“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人数”来反映。

    根据市青保办的统计,市青保办共办理和处理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案例数量是3747件,比“十一五”期末(3089件)增加了21%。

    根据团市委的统计,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共为166362人次提供服务,比“十一五”期末(78305人次)增加了112.5%。

    另外监测显示,上海在职青年参加一项及以上社会保险的比例为97.50%,比“十一五”期末(97.29%)提高了0.21个百分点;上海失业青年参加一项及以上社会保险的比例38.80%。与“十一五”期末相比较,在职青年参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比例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此外,根据市综治办委托零点公司的统计,上海青年安全感综合评价指数为82.43分(总分为100分),比“十一五”期末(83.45分)减少了1.02分,但仍保持历史较高水平。

      [就业创业]

每周工作时间延长 8成月薪不到7000元

    青年创业更加活跃

    青年创业活跃程度主要通过青年创业活动率和未来一年内青年意向创业活动率两个指标来衡量。

    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统计,上海青年的创业活动率为11.7%,比“十一五”期末(9%)提高2.7个百分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2.9%的受访者有过创业的经历。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统计,上海未来一年青年意向创业活动率为16.5%,比“十一五”期末(14.1%)提高2.4个百分点。

    此外,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统计,上海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的青年比例为26.5%,比“十一五”期末(29.3%)降低2.8个百分点。

    月均收入分布区间更集中

    监测结果显示,32.8%的本市在职青年月均收入在3001-5000元之间,23.9%的在职青年月均收入在1621-3000元之间,20.6%的在职青年月均收入在5001-7000元之间,18.8%的在职青年月均收入在7000元以上。

    总体来看,上海在职青年月均收入主要集中在1621元-7000元之间,与“十一五”期末相比较,在职青年月均收入的分布区间更加集中。

    在社会兼职方面,8.6%的上海青年有社会兼职(含第二职业),比“十一五”期末(2.7%)增加了5.9个百分点。

      每周平均工作42.38小时

    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在职青年的周均工作时间为42.38小时,比“十一五”期末有所增加。其中,男性在职青年的周均工作时间(43.08小时)多于女性在职青年(41.67小时)。

    青年劳动力职业流动频次比“十一五”期末有所降低。在过去三年内,没有跳槽的受访者为60%,跳槽一次的受访者为26%,跳槽两次的受访者为10%,跳槽三次及以上的受访者为4%。与“十一五”期末相比较,跳槽的受访者减少了3个百分点。

    [政策与服务]

    沪上基层团组织增加了三成

    根据团市委的统计,上海基层团组织共有67186个,比“十一五”期末的50069个增加了17177个。根据市社团局的统计,目前,上海已经注册的青年社会组织共有338个,比“十一五”期末的284个增加了54个。根据市民政局和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的联合统计,上海每10万名青少年拥有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人数为10.06人,比“十一五”期末的7.38人增加了2.68人。

     [背景]

    2009年7月,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团市委、市社区办专门成立课题组,研究制定《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十二五”规划》,并于2012年4月正式面向社会发布。《规划》围绕“让青少年生活有更好憧憬”的主题,着力促进上海青少年在公民素养、身心健康、教育学习、就业创业、参与融合、维权及犯罪预防等六大领域优先发展。

    本次监测历时一年,通过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和社会调查两种途径,建立上海青少年发展状况基础数据库。问卷调查以上海14-35周岁常住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实际抽取4500位青少年,回收409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1%。其中男女性别比为1:1;在职青年占56.2%,在学青少年占30.6%,其他青少年占13.2%。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共青团
   第A03版:共青团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专题
   第A08版:城事
   第A09版:城事
   第A11版:天下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文体
   第A15版:维权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旅游专刊
   第B05版:旅游·攻略
   第B06版:旅游·综合
   第B07版:旅游·亲子游
   第B08版:市场消费·3C
近六成常住青少年非沪籍 闲暇时间少了做公益时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