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城市目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24小时

第A03版
青年调查
 
标题导航
 
  2013年10月1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东电力大楼
发生在80年代的“后现代变革”

    华东电力大楼的造型可称得上“怪异”。

       南京东路上的办公楼奇迹

    每个时期都有它的时代主题,我们从宏观的城市形态到微观的生活细节中都能捕捉一二。解放后,“生产”与“公家”的主题浪潮淹没了上海原有的办公楼。有数据表示,浦西境内在解放后有33幢办公大楼作了工厂、73幢作了住房,特辟的办公楼一时寥如晨星。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新气象,到这时,上海这座正面临产业转型的城市才愕然发现,承载城市发展血液的高层办公建筑几乎一片空白。于是,在高档酒店、宾馆争相掀起“高度”革命的同时,办公楼的施造工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缺乏先例也就缺乏经验,而扎堆在老上海优秀的历史建筑中造一座现代化高层办公楼则更是一件富有挑战的事。

    之前我们就说到了因为造在外滩上而曾受非议的超高层办公楼联谊大厦,体量庞大而具有压迫感。对于当时在上海建造高楼的规划难度来说,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毋庸置疑排在第一位,四川北路则属于第二层次,接着就是第三层次:十里洋场那商号满街的南京东路。南京路在19世纪末上世纪初就被称为远东最漂亮的马路。沿街造满各种风格的商业建筑,多数保留至今,比如步行街西边头上有含中国装饰元素的大新公司(第一百货商店),中段有带巴洛克元素的折中主义永安百货,东端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大陆商场(353广场)等等。因此,若是要在这样的南京路上造一栋现代化高层,难度和压力也是不亚于在外滩的。

    我们回到80年代的头上,就在转角处那原来的老介福绸缎局(现在的FOREVER 21)和美商上海电力公司这两幢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之间,坐落着一家上海针织总公司、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篮球场和一些老民居。就在这块22400平方米的土地上,恰恰正酝酿着自解放以来、南京东路高层的第一声枪响——。

    这幢建筑曾引起了社会各层各界密切关注。

    我们试着体会一下,二十多年前你刚饥肠辘辘地冲到南东点心亭买了碗一角两分的豆腐花和一笼两角三分六只头的小笼包。当你坐下来安心享受热腾腾的豆腐花和鲜美的小笼包时,开始有了闲心开小差。第一个闪进思绪的就是隔壁这座棕褐色的奇葩大楼——因为它的高度和硬朗的现代化线条在南京路一片典雅的老楼里面显得如此出众。突然,听到周围人嘀咕一句,“喋额房子哪能造了噶怪额?”便也寻思:这大楼好看是蛮好看的,但确实老怪的。又是倾斜,又是把上半幢楼的窗子做成了锯齿,又是这里突出一块那里凹进去,顶上还伸了一根烟囱……以前从来没见过这种房子呀,这到底是如何造出来的?

    于是,记者一行寻访到了这幢楼当年的设计师。

      抽象背后的功能性

    工程做做停停,从设计到施工,前后持续了八年。八年间,大楼的设计与修改却从未间断。

    据说,华东电业管理大楼最早的设计师是罗新阳先生。罗先生1983年离开了设计的第一线,但仍参与意见。1983年,秦壅老先生在接手了大楼的设计后,直到1988年电力大楼竣工才结束了六年的前线奋斗。

    问到怎么会想到设计这样一座“后现代主义”作品,年过古稀的秦老先生轻松地哈哈一笑,“哪有刻意追求什么主义,我们都是按功能、按需要一步步造出来的。”

    电力大楼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它不和周围建筑一样平行于马路而造,而是和南京路呈45度角。光是这直角的一转,已经打破了传统,本该看起来庞大又死气沉沉的高楼一个转身转出了灵气。秦工与我们说,却不能小看了这一转,这一转才使得街道看起来不像是一堵封闭又压抑的高墙,并且为大楼内部赢得了更好的采光和景观。

    用来建造的基地不大,但业主对楼内部的容积却是有要求的,这就成了一个难题。与周围用地之间的距离不能动,那么只有“借体不借距”,或者说“借天不借地”——下面不扩大,在上部拓展一些空间,于是设计师们苦思冥想,终于出了一个方案:在上部立面造些螺旋形盘旋而上的锯齿,锯齿虽小,林林总总加起来却也达到了五十多平方米。为此,业主也深受感动。

    那么顶部那个横向伸出来的两面悬挑又是怎么回事呢?秦老先生解释道,21层实际是个调度室,有个90度左右的弧形屏幕。为了保证视距,屏幕后面又得放线路和机器,只有再扩出一些面积放这些线路,所以从下往上看,21层的位置是凸出来的。

    当我们的目光再向上迁移,就会发现挑出的21层上做出了一个类似屋顶的斜面。这个56度的斜面还源于个故事——大楼建造时,周围还有着不少的民居老房,居民们一想到楼建的那么高势必要挡掉自己家里的阳光,就纷纷提出抗议。规划局了解情况之后,不得已向业主和设计师们提出:大楼需要削掉3层,从24层楼压缩到21层高。但已经需要“借天”的业主自然是怎么也不同意削减楼层。一来一去最后大家得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就是顶上这三层楼造归造,但必须减少这三层投射下来的阴影。最后,设计师们就根据这个妥协作出了一个56度的屋顶斜面。

    最顶端的那个“烟囱”则实际上是个装着直径7米的大卫星天线和一些微波天线的塔楼,塔楼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并且中空无阻碍,因此大楼顶部这个“烟囱”奇长且顶部空透。

    至此,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抽象雕塑便基本大成了。

       虔诚的典范

    因为地理位置的敏感,当时关心这幢大楼的人太多太多,从单位到个人,从市长到平民百姓。因为直到80年代中期,无论在西欧还是美国,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依然为数寥寥。所以当电力大楼进入即将竣工的阶段时,大楼的设计除了引起了上海同行的关注,还吸引了不少大学师生,甚至香港、日本、英国的建筑师前来一探究竟。

    然而,在施造的过程中,曾经有设计师在意见会上提出,这块地根本不应该造房子,而应该建一块绿地。民用设计院的院长陈植先生甚至一怒之下写信到政府说,南京路上的楼怎么能造这么高!

    在没有先例可鉴和压力庞大的情况下,包括秦工在内的华东建筑设计院团队在任何一个细节上都进行了谨慎的推敲和多方反复的沟通,才使方案慢慢成形。改造前大楼气派的门头就做过无数次的模型才达到了“和大楼浑然一体”的效果。诸如此类的细节数不胜数。

    1988年大楼落成后,得到了极高的肯定。电力大楼被评为上海市1949~1989年“十佳建筑”之一,甚至,还获得了全国80年代建筑艺术作品奖。

    但仍然有声音会问,为什么?

    对此,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教授莫天伟教授曾回答,“我并不指望人们为什么要问‘为什么’,也许只是人之常情,见过没见过的东西不免一惊,问句‘为什么’还不应该吗?……我想,一个人的创作,需要多少人,多少代的人来完成审美,审美过程不就是继续着创作吗,这是能回答得出为什么来的吗?”

    就让我们的视点拉远,不单单只去看电力大楼的建筑,而是把它放进整块区域的图景里,我们就会轻易地发现:尽管大楼是现代化的,但在这块土地上却从不嚣张——大楼深褐色的主色调契合了周边的老建筑;56度斜面上的大三角形窗户和老上海里弄屋顶的老虎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五边形的小窗又和旁边圣一三教堂的哥特式尖窗形成了默契的呼应……

    现代主义说要以功能性为宗旨,后现代主义说还要用当地的文化做象征符号让建筑融入环境……在没有任何主义灌输的改革开放初期,设计团队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投入了城市风貌的建设,无意之中造就了一次后现代主义的典范。在南京路上,这是一场成功的革命,是建筑上的,也是精神上的。

    当我们的叙述跨入了80年代,之所以必须提起这座伟大的办公高层,不仅出于对一种时代记忆的缅怀,其实内心也抱有一种期待:在高楼雄起的高速发展时代,程式化的、争奇斗艳的、盲目进口的、滥用建筑符号的建筑比比皆是,这是“高速”的无奈。尽管距离华东电业管理大楼竣工已过去了二十余载,争议已平,十年前大楼也被一度改造,但我们在大楼设计背后看到的一种精神却值得永恒流传:对城市文明的尊重和传承。

       王唯铭

    创意团队出品

    欢迎读者交流探讨

    来电请致13501734536

    http://weibo.com/1035959870

    本版撰文 青年报记者 王唯铭

    实习生 叶霖芸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本版面每逢周四出版)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24小时
   第A03版:青年调查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青年
   第A09版:青年
   第A10版:青年
   第A11版:问政
   第A15版:学记团
   第A16版:影像
   第A17版:城市目击
   第A18版:文体
   第A19版:文体
   第A20版:文体
   第A21版:文体
   第A22版:文体
   第A23版:维权
   第A24版:早知道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汽车专刊
   第B05版:资讯
   第B06版:汽车·评测
   第B07版:汽车·专题
   第B08版:汽车·资讯
发生在80年代的“后现代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