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24小时
 
标题导航
 
  2013年06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揭秘
上海中学生曾与空间站航天员对话

      本报讯 记者 胥柳曼 在昨天的太空授课中,王亚平与地面上的人大附中的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让许多学生大开眼界。其实,早在2008年,上海中学生也曾通过业余无线电通讯的方式,与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进行过“天地对话”。

    作为那次“我问星空”系列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上海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原副主任徐尔老师昨天向记者透露,去年他曾向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提出了让学生通过无线电通讯的方式与航天员“天地对话”的建议。杨利伟表示,未来我国建造好空间站后,会向有关部门提议,并争取将这一建议付诸实施。

    选拔学生必须英文好懂电台

    徐尔老师透露,在国际上,有一个ARISS计划,正式名称为“国际空间站业余无线电通讯计划”。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际空间站与地面上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无线电通联。“2007年,我得知消息后,马上会同上海无线电运动协会一起申请。”

    2007年底,由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组织的“我问星空”系列活动拉开了序幕,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在全市公开选拔20名“问天少年”,一起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天地对话”。

    “我们选拔的标准还挺高的,分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查孩子们的航空航天、无线电通讯等基本科普知识,面试偏重语言表达、英语口语、灵活性等个人素质。要求英语口语好,因为届时跟国际航天员对话,必须是全英文交流。”徐尔老师表示,当时全市总共有200多名学生报名,经过层层筛选,加上江苏、浙江等地推荐的个别学生,最后挑出了24名优秀的“问天少年”。

    与美国航天员通话近4分钟

    2008年4月1日,在岳阳路45号的上海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孩子们终于实现梦想,通过代号为“BY4AY”的业余无线电台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交流。

    当天16时06分,华师大二附中高一学生成易琦开始呼叫。经过14次重复呼叫,到16时11分,终于联系上国际空间站,当美国航天员加勒特·里斯曼的声音从距离地球400多公里外的太空清晰地传过来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在太空中,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空间站里没有重力,人会不会越长越高?如果有个宝宝出生,是否会长得比姚明还高?”……一个个问题抛出来后,很快得到了电台另一端的回答。

    据当时负责技术支持的上海无线电运动协会副秘书长林国平回忆,国际空间站虽然比我们的神舟飞船要大很多,但经过上海地区上空时有效通讯时间也就9—11分钟,因此大家提问事先都反复排练,必须非常紧凑。

    可意外总是有的,由于当时电台位置周边的高层建筑较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线接收国际空间站的信号。最后,整个有效通讯时间进行了3分57秒,比预计少了好几分钟。24个学生中,最后有8人幸运地问完了问题。

    昨天,徐尔老师看完了整个太空授课直播。“现在技术发展得很快啊,全程视频直播教学,本身就很直观、震撼。比起单纯地坐在无线电电台前,与航天员用声音交流肯定效果要好得多。像这样的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应该多多益善才对。”徐尔激动不已地表示。

更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24小时
   第A04版:时事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时事
   第A10版:事件
   第A13版:证券·看盘
   第A14版:证券·选股
   第A15版:财经·综合
   第B01版:青新生活
   第B02版:青年视角
   第B03版:早知道
   第B04版:帮你试
   第B05版:微生活·百态
   第B06版:微生活·校园
   第B07版:微生活·网兜/城市
   第B08版:专题
   第B09版:专题
   第B10版:互动·维权
   第B11版:城市目击
   第B12版:文娱
   第B13版:文娱
   第B14版:体育
   第B15版:体育
   第B16版:体育
上海中学生曾与空间站航天员对话
这堂课像一支画笔,很大地启发和开阔孩子们的思想、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