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海派作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时事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1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坐北朝南
三角地菜场

    程小莹

    过去走吴淞路,经常路过。熟视无睹。一个比较大的小菜场而已。从来没有想到,这个小菜场,居然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有了。这种城市历史,通过一个小菜场来体现,“三角地”,理所当然地成为上海著名地名,也成为上海市民口口相传的小菜场的代名词。作家林徽音写过《虹口小菜场》,记述老底子的上海小菜场的热闹和繁荣。“蔬菜的种类是最复杂的,只就萝卜一项说,就有红的、黄的、白的、绿的、蓝的、紫的等颜色不一的种类。”荤腥当然也丰富,有鸡鸭猪牛鱼羊,还有野生鸡鸭等野味。豆制品呢,不仅有中国的豆腐和百叶,还有“用绿纸一块块包起来的”日本豆腐。菜场里还多种经营,卖中国面包、俄罗斯面包,还有杂货,还有鲜花……

    那时候,市政当局是上海租界工部局,先后在苏州河北岸的虹口,修筑了文监师路、汉璧礼路、密勒路(今塘沽路、汉阳路、峨嵋路),这三条路相交处,形成一块足有十亩面积的三角形地块,被叫做“三角地”。189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工部局在“三角地”搭建了一个颇有规模的木结构室内菜场,这就是上海第一个,几乎也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小菜场了。“三角地菜场”就此成名。

    三角地菜场的内部布局,那时候就是一格一格的空间,出租给卖菜者设摊。这跟现在的室内小菜场,已经别无二致。当然设摊者还须纳税、缴管理费用。现在新建一家小菜场,也不过如此。即便是管理,也是沿袭此格局的。

    在三角地菜场之前,上海是没有小菜场的。四乡的农民,和菜贩,在上海县城的周围,大致也就是今日的小东门、大镜路(旧称九亩地)、凝和路(旧称小桥头)一带,设摊卖菜。但对租界来说,道路是行人走车的,中国人习以为常的“摆摊头”,是要禁止的。所以就要有个买卖小菜的地方。就要造房子,集中布局。189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工部局就在“三角地”,搭建了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木结构室内菜场。

    毕竟还是拿它当菜场来造的。卖小菜的地方,肯定用不着造得十分考究。先前的“三角地菜场”,没有几年,就陈旧不堪。欲坠。到了1916年,三角地菜场原来的木结构建筑,被拆除,重新建造钢筋混凝土的柱网结构建筑。有点像模像样——两层,局部为三层;底层主要为蔬菜市场;二层销售鱼肉类副食品及罐头包装食品,还有农副产品;三层,规定为各种小吃点心店。为使底层的菜市场能有足够的天然采光,菜场的中部,还设有天棚。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三角地菜场始终是上海占地面积最大,经营品种最全,服务设施到位的室内菜市场。

    菜场的主顾,当然以中国人居多,还有“西洋的主妇和日本的厨女”;顾客的主力是个人,但也有万国商团这样的团购大户。林徽音写到在三楼用餐的人:“他的篮和他的秤搁在他所坐的长凳的一端,而在他的前面是四两五加皮和一碟炒年糕,这既可作为下酒的菜,又是一天的最早的,而且是最舒适的一餐。在他刚才起身的时候,也许他抱怨过人生的无味,那样天还没有亮就起身,可是到了这时,他又会觉得人生不是全然没有意义的。”

    有小菜和小菜场,人生和城市,就会变得有滋有味。1997年,已有百余年历史的三角地菜场被拆除了,在原地建造起高层建筑。新的高层建筑,不做菜场之用。小菜还是有的,“四两五加皮和一碟炒年糕”呢,也不稀奇的。人生在继续;城市生活,在朝前。

更多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事
   第A04版:综合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国内
   第A07版:国内
   第A09版:海派作家
   第A10版:专题
   第A11版:专题
   第A12版:海派作家
   第A13版:文娱
   第A14版:文娱
   第A15版:体育
   第A16版:体育
巴拉圭的伊泰普水电站
三角地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