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公益心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24小时

第A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0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瓶颈:人才不足、信任危机、制度缺乏
发展公益也需建立标准体系

    伴随公益理念普及,公益进入了全民时代。本报资料图 记者 吴恺 摄

    尝试注入社会资源,有助于推动公益更健康地发展。本报资料图 记者 吴恺 摄

    五年间,中国公益的热情喷薄而出,也带动了公益的蓬勃发展。这股热潮促成了最好的公益年代,每个人都可以投身公益,但也塑造了越来越严苛的公益年代,每个专业机构甚至个人都要面临慈善透明度的考验。我们盘点了五年间的公益三大变化,也指出了现存的三大瓶颈,并通过业内专家探讨未来之路。我们希望所做的不仅仅是记录历史,更重要的是启示未来。

    本报记者 陈诗松

    》五年公益之变

    公益人之变:“放下身段”进社区

    2009年,上海率先在全国试水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创投和招投标,专门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专项资金,借鉴企业招投标的方式,由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区公益服务,并为获选的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那一年,民政投了5000万元,这个数字到了2012年,已经超过了1亿元。短短5年不到的时间,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投入资金翻了一倍。

    “民政的很多招投标也好,购买服务也好,其实是一种导向,通过一些政策引导,让NGO参与,在参与中改变观念,吸引其到社区服务中来。”闸北区的一名街道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少NGO发生了转型。

    很多NGO在刚成立的时候,往往会设计一些标新立异的,也可以说比较小众的公益项目。“相对来说,民生的公益项目工作是比较琐碎的,比较平凡普通的,也没有多少炒作和新闻亮点,以前接触过的一些NGO中,有的人会觉得,我来社区做这些民生项目档次太低了,我是公益人,我的档次应该更高,应该做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

    然而,经过这几年,草根NGO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和磨难,另一方面,也看清了这个“市场”。现在民间需求这么多,光靠居委会和街道是解决不了的。公益组织的数量在扩张,很多街道、区县等部门,特别是跟社会服务比较贴近的一些部门,主动通过社会组织来合作做事情。很多街道都在尝试,将本来是政府部门的服务打包给社会组织去做,能让公益形式更多彩,也让提供给百姓的服务更专业。

    “民生的需求是更迫切的,老百姓希望公益是丰富多彩的。对于社区来说,公益的主流还是应当贴近城市,贴近民生。这两年也看到,很多机构在转型,NGO愿意‘放下身段’来做社区服务。”

    公益渠道之变:网络打造全民微公益平台

    公益慈善行业在这五年来井喷般的爆发,与网络的参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网络,慈善观念在公众间快速传播。五年前,很多人简单地认为慈善就是平常的捐资捐物,而发展到现在,人们关注慈善透明化、公益创新、制度完善,这些观念的成长都与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汶川地震后,人们第一次见识到了网络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团结了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的爱心人士。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最强大的全民公益平台,无论是腾讯的“月捐计划”,还是新浪的微公益平台,抑或是淘宝遍地开花的公益网店,使更多网民能够通过互联网捐款,传递爱心,看到聚沙成塔的惊喜。

    而随着微博的深入,微公益浮出水面,“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爱清尘”等项目成了微公益的代表。一个全新的公益合作模式也应运而生:民间发力、官方响应,意见领袖呐喊、草根民众力推,两种不同的力量最终拧成一股合力,达到公益目标。用公众的力量证明公益的核心:公益不是一小部分人做很多事,而是每个人做一点事。

    公益组织之变:遍地开花转为优胜劣汰

    这五年间,当政府对于社会建设的投入力量日益增大,公益也就慢慢从一份事业变成了一个行业,有行业就有了行业的芸芸众生。

    这种社会开放过程中对于事物的优胜劣汰慢慢开始在公益行业发酵,“社会领域与经济领域的规律是一样的,社会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家也会开始认牌子了。”上海浦东新区民政局的相关领导曾表示,“当前社会组织数量多、规模小,有一些势必要被淘汰。”

    “活动多了,颁奖多了,社会观望并且关注的更多了,政府购买的要求提升了,但是公益组织大多还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不少机构还是光杆司令。”上海索益的理事长李磊表示,很多机构都一直渴望扶持,渴望孵化,一直指望政府和捐赠者来带动机构本身的成长。但指望靠他方的推动,而非自身的力量,很多时候这些草根机构面临的现实依旧是无法走上规模。

    “公益机构的朋友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能力建设了,这是个好事,但是很多朋友还停留在一些固有思维下,更多的还是散兵游勇,一些一直得不到发展的机构势必会慢慢被淘汰。想要在行业内成长,必须进一步武装公益机构本身,让自身变得更有力量,才是让公益之路走得更长、更稳扎的最佳途径。”

    》瓶颈与未来

    人才困境之解:靠“外人”提升公益人力

    “公益组织不只是做一些项目活动,他们将会成为未来社会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公益组织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但是较之国外,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我们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有数字显示,法国每万人就有110个民间组织,日本97个,美国52个,中国却仅有3个。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在NGO中的工作人口占到整个社会就业人口的10%左右,而在国内,就算是走在全国靠前的上海,这个比例也只有1%-2%,这其中有很大的缺口。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认为,捐赠者不理解和制度不支持是公益人才困境两大结症。

    如何解决公益人才之困?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表示,一是增加人才的储备,特别是专业培训和教育方面。另外则是增加行业的吸引力,把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吸引到公益行业中。

    而窦瑞刚则表示,“最近真正引起轰动的公益项目都不是专业的公益机构干出来的,比如邓飞,比如薛蛮子,他们的介入为公益的人力增加资源投入。所以我觉得对于公益专业从业人员来讲,要考虑如何在这样的困境中吸引追求自我实现的人、利用社会大量的专业志愿者补充、提升我们的能力。”

    信任危机之解:透明只是手段 最重要干好活

    在2011年发生郭美美、卢美美、河南宋基金会等一系列慈善负面事件之后,官办慈善机构遭遇信任危机,重构了整个社会对于慈善机构公信力印象的排序。此消彼长,公众开始将空前喷薄的热情和信任投向民间公益。

    或许正是因为不少公益机构信息不透明,《福布斯》中文版在今年首度推出“中国最透明的25家基金会”榜单。

    业内专家对此表示,“姑且不论榜单是否公正,但是以透明度为评判标准,多少说明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低起点。”也正是如此,有机构认为,透明度排行榜的最大意义,在于引导基金会更加真实、及时、有效地披露信息,并帮助公众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推动基金会透明度建设的全过程中。

    专家强调说,透明度虽然重要,但是它远非目的,而只是手段。“不信任并不是因为你拿了钱,而是因为你钱拿了,活没干,重中之重还是应当首先把手上的项目一个个做好,做实。只要项目做到位了,民众自然会信任你。”

    学者傅蔚冈表示,与国外慈善业的百年老店相比,中国的公益界如果要走得更远,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至少需要明确机构的愿景和使命。但这个有关中国慈善界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很多机构却没有回答。

    制度瓶颈之解:开放中建多方适用标准体系

    五年来,推动公益行业发展的制度有不少破冰之举,但是仍然存在不少亟待突破的瓶颈。业内人士表示,相关部门已经勇敢打破了资源内循环的口子,但仍然需要打开更多更大的空间,尝试让社会资源进入,才能形成一个不断滚动的内外循环。

    专家建议,要推动政策,首先可以从社会组织自身推动开始。“社会组织可以多作出一些案例的试点,来推动从街镇到区,最终到市级层面对于某些项目的探索,那么就能作为一项政策去申报,也就有希望成为一项落地的政策。”

    与此同时,该业内人士还建议建立一套多方适用的标准体系。“一个项目需要多方合作,有的合作方只看重服务对象满意度,另一合作方看重的则是志愿者满意度,那么这其中必然有利益冲突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协调,这样的协调成本往往很大。”该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建议的标准体系设定了财务透明、服务对象满意度、志愿者满意度这三大标准,那么公益组织和合作方就能以更科学合理的方式介入到公益服务中。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24小时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时事
   第A05版:时事
   第A06版:时事
   第A07版:互动·维权
   第A08版:事件
   第A09版:事件
   第A10版:微生活·网兜
   第A11版:微生活·百态
   第A12版:专题
   第A13版:早知道
   第A14版:财经·综合
   第A15版:证券·选股
   第A16版:证券·看盘
   第A17版:文娱
   第A18版:文娱
   第A19版:体育
   第A20版:体育
   第A21版:影像
   第B01版:公益心周刊
   第B02版:公益心周刊
   第B03版:公益心周刊
   第B04版:公益心周刊
   第B05版:公益心周刊
   第B06版:公益心周刊
   第B07版:公益心周刊
   第B08版:公益心周刊
发展公益也需建立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