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球周刊·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3年01月28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梦碎了?梦还在继续!
娜姐决赛,创奥运会后最高收视率

    李娜的比赛关注度非常高。新华社 图

    李娜那催人泪下的澳网决赛,你看了吗?你选择的是CCTV5、地方体育台还是网络直播?这场悲怆的比赛,虽不像春晚那样达到举国欢乐的效果,带来的励志正能量却足以感动中国。昨天,本报记者从CCTV5频道总监江和平那里得到了最新的收视数据,李娜决赛的收视份额达到7.57%,虽然不及2011年法网夺冠时的10%,但因为法网决赛当时是央视独家直播,这次却有地方体育台、网络直播“切分蛋糕”,所以,为李娜守望的球迷实际上比2011年法网时更多。 

    本版撰稿 记者 张楠

    》2013澳网PK2011法网

    “李娜”“大满贯”“决赛”缺一不可

    首先,让我们来厘清“收视率”和“收视份额”这两个概念。“收视率”指的是观看某节目的观众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率,“收视份额”则是某一规定时段内,某特定频道或节目的观众收视量占正在看电视的观众总收视量的百分比。

    CCTV5频道总监江和平告诉记者,李娜vs阿扎伦卡的澳网决赛,CCTV5得到反馈的收视率是1.52%,而收视份额是7.57%,这个数据达到了预期。

    2011年法网女单决赛,李娜登上顶峰,收视份额超过10%,那是2011年CCTV5收视率最高的单场赛事。经过两年的市场培育,为什么这次澳网决赛的收视率反而不及2011年法网?江和平给出的解释是,2011年央视拥有法网独家转播权,而这次澳网的转播是非独家的,北京台、上海台等体育频道都在同步播出,央视新闻频道也在播出这场球,观众还可以选择网络直播,“实际上看这场比赛的观众,肯定要多于2011年法网决赛。”

    江和平也观看了这场动人心弦的直播:“李娜表现非常好,体现了职业运动员的精神风范,令很多人感受到了超越自我的动力。”李娜在赛后采访中泪流满面,哽咽了一分钟才说出话来,这一幕在CCTV5当夜的体育新闻中播出,也引发了轰动,许多观众禁不住陪着娜姐潸然泪下。

    澳网女单决赛成为了一场全民盛事,江和平认为,不光是因为比赛是在周末傍晚播出占据天时,还因为“决赛就是决赛,大满贯就是大满贯,大满贯的决赛就是吸引人”,关系到中国运动员争夺冠军,无论是不是网球迷,都在那一刻变成了李娜迷。

    同样是澳网,同样是李娜的焦点战,上周四上午李娜对阵莎拉波娃的半决赛就只有0.35%的收视率,而其他没有中国元素的比赛,即使打得再精彩,也无法和李娜的比赛匹敌。

    》澳网决赛PK伦敦奥运

    7.57%=伦敦奥运会平均收视份额

    江和平说,澳网女单决赛是伦敦奥运会后CCTV5收视率最高的赛事。伦敦奥运会时,每天的平均收视份额为7.6%,这一数据当然比不上本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但在境外举办的奥运会中算高的,其中,体操、跳水、游泳的收视率是最高的。澳网女单决赛的7.57%和伦敦奥运会的7.6%,背后所蕴含的,是如出一辙的中国元素和民族自豪感。

    过去两年,网球受众群体的确变大了,但这仍旧是一项精英赛事,除去李娜表现出色的大满贯,其他网球赛事的收视率非常一般,江和平说:“一般的公开赛,没有什么关注度。”以2011年岁末的WTA总决赛为例,李娜当时法网夺冠的热度还没有完全褪去,但李娜的小组赛收视率只有0.28%,而2011年中网,李娜首轮出局的那场球,收视率只有0.25%。这种情况在2012年也没有得到改变,去年李娜的公开赛成绩比较稳定,但大满贯战绩不佳。

    “网球这样的高端赛事,观众主要集中在都市,农村很少有人去看。我们的转播原则还是大众赛事优先,大众赛事也就是能让城市、农村的观众都能欣赏的赛事。”江和平说。

    2013年,央视将转播全部四大满贯,并会像过去两年一样,聚焦李娜的每一项赛事,不过,除非是李娜能有非常惊艳的表现,不然这次澳网的收视狂潮恐怕很难重现,因为澳网毕竟是亚太大满贯,不存在时差问题,观众不用熬夜去守候比赛。

    网球赛事要赢得超高收视率,“李娜”、“大满贯”和“决赛”三个元素缺一不可,昨天,五星体育的网球解说员陈君乐也感叹“网球是电视转播的噩梦”,他给出了4个理由:“1.比赛长度无法控制,转播时间无法确定。2.当天比赛场次前一天才能排定,转播场次无法预排。3.天气影响太大,动辄中断影响播出。4.现阶段国内收视人群太弱。真以为比赛打成像德约科维奇对瓦林卡这样,收视率就能比CBA、英超、棋牌节目高?太天真啦……”

      刘翔寄语:没有遗憾只有骄傲!

    在伦敦奥运会上也曾被伤病打击的刘翔,最能体会李娜因伤落败的心情,昨天,刘翔更新微博寄语李娜:“娜姐别难过!没有遗憾只有骄傲!你已经超越了自己!向你的团队致敬!来日方长!”同为顶尖运动员,才能真正理解这种高峰低谷的落差,才能真正明白这种受伤后的无奈,李娜说:“其实能够从低谷再走到今天这样的舞台,是个特别漫长的过程,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心酸。”

    离开伤心的墨尔本公园,回到酒店后的李娜也平复了情绪,她说:“2013澳网结束,感谢有今年的各种感受和经历,相信明天的自己会更坚强、更强大,谢谢有卡洛斯(外教)、阿莱克斯(理疗师)、姜山、石玲(赞助商代表)在我旁边陪伴着我、信任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昨天,中国媒体众口一词地赞美李娜“虽败犹荣”的可贵表现,外国媒体虽然将主要精力放在报道阿扎伦卡夺冠上,也给了李娜很高的评价。

    法新社的标题是《李娜希望澳网的痛苦能带来法网的收获》,讲述的是女子网坛的一个神奇巧合——2008年,伊万诺维奇丢掉澳网冠军但法网圆梦;2011年,李娜澳网屈居亚军但称霸法网;2012年,莎拉波娃获得澳网亚军但在罗兰加洛斯实现全满贯。2013赛季遗憾无缘澳网金杯的李娜会延续这个巧合么?娜姐的回答是:希望今年也能如此吧!

    路透社报道了《勇敢的李娜看淡失败》和《中国球迷为金花感到骄傲》,报道中提到了刘翔:“中国球迷虽然失望,但仍为李娜感到骄傲,认为她仍旧是国家偶像。他们把李娜亲切地叫做‘娜姐’和‘金花’(实际上‘金花’是中国球迷对中国女网球手的统称),李娜因为她钢铁般的意志、灿烂的笑容和流利的英语,被这个日渐自信的国家当作偶像。中国习惯于对体育运动员寄予厚望,因为他们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国际赞誉和国家荣誉。2008年,当刘翔因为受伤没能在110米栏中卫冕,他的退赛伴随着眼泪、愤怒和指责,整个国家为此感到失落。”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要闻
   第A10版:时事
   第A12版:文娱
   第A13版:文娱
   第A14版:文娱
   第A15版:互动·维权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球周刊
   第B02版:球周刊·视野
   第B03版:球周刊·专题
   第B04版:球周刊·专题
   第B05版:球周刊·专题
   第B06版:球周刊·专题
   第B07版:专题
   第B08版:球周刊·足球
娜姐决赛,创奥运会后最高收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