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4版
焦点

第A05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1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眼中的莫言:有亲和力
第一次面谈就称记者为“小兄”

    对自己人气没有信心的莫言曾请郭敬明来为自己宣传新书。本报资料图 记者 杨磊 摄

    莫言和记者“不打不相识”。第一次与记者面谈时就把自己的小说《蛙》送给记者并称记者为“小兄”。

    本报记者 丁嘉 摄

    在记者报道过的8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莫言无疑是本报记者最为熟悉的人,不仅因为他是一位中国作家,也因为他是一位富有亲和力、内心极其丰富的中国作家。

    在与莫言的交往中,莫言的性格丰富性给本报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莫言本人内心的丰富,才使得他最终写出了丰富的人物和故事;正是这一点,最终令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折服。本报记者 郦亮

    一个性格复杂的人

    2009年12月9日在上海茂名南路上一个幽静的酒吧里,莫言首次将记者的名字与样貌对上了号。“哦,原来你就是郦亮啊!知道,知道。”莫言一边说着,一边在长篇新作《蛙》的扉页上为记者签上了名字——

    “郦亮小兄雅正。莫言。2009年12月9日。”

    记者采访过中国不少著名作家,也与他们有着一些深入的交往。但是一分钟之前才将对上号,一分钟之后就以“小兄”相称的,除了莫言没有第二人。“小兄”自然是亲切的,但也显得意味深长,再加上莫言与本报记者交谈的口吻,令记者猛然意识到这应该与两个月前写的一篇报道有关。

    2009年10月12日,记者在《青年报》上撰写了《“莫言旧居”成民俗景点》的报道。首次披露,莫言在山东高密的两处旧居已入列当地“文化生态旅游线”,成为旅游开发、振兴经济的一环。此事一经披露,网上对莫言的声讨颇多,有人认为以莫言的成就,其“旧居”要成为景点还差一口气。还有人网友甚至认为莫言从中获得了好处。一时间为此事,莫言颇为被动。

    从这件事而言,莫言与本报记者可谓“不打不相识”。与记者见多了的一些脾气大、架子也大、心胸却不大的所谓文化人不同,莫言的沉稳和内敛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两年多前的那回交谈中,莫言不仅丝毫不提此事,还以“小兄”相称,让人颇感意外。

    在过去的七八年间,记者几乎每年都会在不同场合遇见莫言。时间久了就不免会想,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莫言当然和大多数著名作家一样才气十足而且充满一种幽默感。

    2010年7月复旦大学的一个当代文学研讨会上,记者又与莫言相遇。

    当天谈到文学的现实,莫言显得悲观,但是依旧幽默有加,充满自嘲之味。他说新世纪10年的中国文学就像中国足球,每个人都想上去踹两脚,可是作家却像球员那样,自我感觉还很不错。

    他还说,自己这10年写了4部长篇,如果不是出于“低碳”的考虑,还可以写很多。又说,春秋时代奉行周礼,所以波澜不惊,到了战国,周礼被打破,才有了伟大的百家争鸣。我们就处于文学的战国时代。在当今中国文坛,能讲出这番话的人,也只有莫言了。

    然而,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必定都如其笔下的人物那样拥有性格的复杂性。莫言自然是沉稳、内敛、富有文化名人难得的亲和力,但他显然又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庸之道”揣摩颇深。

    就拿“莫言旧居”成为民俗景点这件事来说,在与记者2009年12月9日的那次交谈中,他没有勃然大怒地自辩,也没有做出什么可以有的回应,以给公众一个交代。莫言的“中庸”就表现在,他十二万分地希望这件事就在不声不响之中悄然过去,像很多事情那样,为公众所遗忘。

    最能表现莫言“中庸”和城府的当然是这次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发生的种种。即便是到诺奖公布的前一刻,公众包括本报记者在内,都不知道莫言对待诺贝尔文学奖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他既不表示“来者不拒”,也不表示不屑,而是完全让人云里雾里。

    2012年5月18日本报记者再次和莫言相见于上海。

    虽与本报记者已算比较熟悉了,但说起诺奖,莫言依然不透露一点真实心理,“这很难回答,因为如果说‘想得’,那么难免会被骂为诺奖而写作,如果‘不想得’,人们又会说我虚伪。所以我说,我是非常关心诺奖,也关心诺奖得主的作品。我会认真地学习,认真地写作。”

    这个莫言真的很让人没办法。

    一个颇为悲情的作家

    在与莫言的诸多交往中,本报记者发现眼前这个人是一个颇有悲观情怀的作家,虽然他很幽默,但在幽默和自嘲之中往往闪现着一种暗淡的东西。也是在2010年7月的那次交谈中,莫言让记者看到了他内心中悲观的一面。

    谈的也是文学的现状,莫言认为文学前景很是不妙,恐怕摆脱不了日渐式微的趋势,“传统小说看来已经接近尾声了,因为新媒体的冲击太大了!我只是希望传统小说,能够撑得久一点。”这是马原“小说已死”的观点之后,本报记者所听到的有关文学最悲观的声音。

    而让记者感到困惑的是,莫言自己的小说卖得很不错,还不断获得大奖,他这种悲观究竟从何而来。

    不过莫言对文学悲观并非空言。也就是在2009年12月9日的那次见面中,莫言要宣传自己的新作《蛙》,却请来80后写手郭敬明来作为自己的捧场嘉宾。郭敬明一到,很多时尚媒体便蜂拥而到,将他团团围住,问东问西。而作为主人的莫言却反而遭到了冷落,一个人默默地坐在那里,显得有点凄清。

    事后谈到这番场景,很多人都颇为不解——以莫言的资历和影响力,他又怎么会“沦落”到需要一个80后写手来捧场的地步?

    本报记者对莫言的这一做法却比较理解。因为这符合莫言一贯的对文学(尤其是传统文学)的悲观态度。莫言多次对本报记者说,他很关注80后写手写的青春文学,认为未来的希望在他们身上。而从请郭敬明捧场这件事来看,莫言此举也多少有点未雨绸缪的滋味。

    莫言的悲观还在于虽然他努力地表现出对80后90后写作的支持和力挺态度,努力塑造亲和的形象,但其实他自己在操作之中却发现真的要赢得青年人的青睐还很难,他的作品大多数还是中老年人在读。

    2012年8月15日上海书展中,本报记者距今最近一次见到莫言。此时有关莫言可能获得诺奖的消息已经传出,莫言作为尊贵嘉宾和文学大师被请到主席台上高高就坐。

    可是没想到,本报记者还是听到了莫言那份无奈的言语。莫言说,他之前也在电脑上写作,但因为时常上网而忘了写作,索性回归手写。在极力展示“走近80后”的一番面貌之后,莫言终究因为不能适应网络时期的写作,回归了传统的写作状态。他的微博虽然拥有4.3万粉丝,却也已经长久没有发言。所以,从莫言的言谈中,可以听出些许的落寞。

    不过,莫言马上自嘲道“手稿也是很值钱的”,这正是莫言表达自我的方式。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时事
   第A11版:时事
   第A12版:时事
   第A13版:事件
   第B01版:青新生活
   第B02版:青年视角
   第B03版:早知道
   第B04版:帮你试
   第B05版:微关注
   第B06版:微生活·网兜
   第B07版:微生活·百态
   第B08版:微生活·城事
   第B09版:微生活·社区
   第B10版:互动·维权
   第B11版:城市目击
   第B12版:财经·综合
   第B13版:证券·综合
   第B14版:证券·看盘
   第B15版:文娱
   第B16版:体育
第一次面谈就称记者为“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