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微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焦点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2年08月1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一条微博背后 是一条逝去的生命
“死亡微博”博主:每当看到有人@我就会悲伤

    制图 余儒文

    若干年后,是否会有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出现:博客、微博、QQ的用户中,已逝者的数量竟会超过活着的用户——他们的头像是灰色的,永远都不会再上线。

    在新浪微博上,本报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用户——“逝者如斯夫dead”,他的每一条微博都记载了一个逝去的生命。这位博主对自己的简介则是:“只关注微博灰暗的头像,阴气很重,关注谨慎。”本报记者 丁元元

    缘起 起初只想捞“粉丝” 却为逝者泪满襟

    “@微博名,死亡时间,性别,年龄,死亡原因,最后是一段死者生前情况的大致介绍”——这个微博的126条博文,几乎都是这个格式。而每一条微博背后,都是一个逝去的生命所“不能承受之轻”。

    被这个微博所记录的,有不少在公共事件中广受关注的死者——甬温线动车事故中遇难的小炜伊的父母、“过劳死”的淘宝店主、东莞理工女厕命案受害人、凌晨被劫持遇害的“的哥”、深圳车祸中的两位出租车乘客、被“分尸”的海外留学生……而更多的,则是些默默无闻的逝者,尽管他们曾那么活生生地存在着。

    “逝者如斯夫dead”的第一条微博发自去年7月。“差不多就是那个时间开始操作的吧。”身在福州,已经将“死亡微博”运转了一年的是24岁的IT男小林。

    “我读书时候学的也是计算机方面的,工作属于天天‘抱’着电脑的那种人。”小林说:“我当然也有自己的个人微博,但这两个账号之间是完全‘绝缘’的,朋友也不知道这个微博是我办的。”

    尽管刚开始只是为了建一个有很多粉丝的微博账号,而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另辟蹊径”,但一年时间来,小林的生活也被这个微博影响着——为原本幸福的人突然遇难而震惊,为久病缠身的人饱受痛苦而揪心。

    小林给记者看了个名叫“××海蓝”微博。这是一个还没来得及进入大学就突然病倒的女孩。      

    她在死神降临前几个小时写道:“从生病到现在有四个多月了……每当偷偷翻着手机看到一条接一条温暖的信息都会难过得想掉眼泪……你们不知道我到底有多爱你们,到底有多舍不得你们……可是该来的终究要来的,其实自己也死撑得很痛苦,每一次治疗都不比刮骨疗毒好哪儿去。我从来都没有绝望也没有放弃过,可最后就是最后了,我明白现在的治疗也只是为了给家人和大家一个安心……休息了,真累了……真的谢谢大家这些日子的辛苦陪伴,每天都要收一些情绪垃圾的确不太舒服。呵呵……这次再见之后真的没有以后了。想想都快要掉眼泪了……不说了,下辈子……见……”

    “她的微博让我印象很深,一口气发了很多条,好像她口述亲人帮着发的。看完,我彻底哭了。”小林说,“说实话,像这样记录病情的微博,我看了不少。”

    乌龙 有人当他是“死神” 狗死了也会@他

    “死亡微博”是个沉重的话题,但是博主小林也曾遭遇过各种“乌龙”。

    他告诉记者:“有一次有一个网友@我,大概是‘举报’有一个微博博主去世了,现在微博由他的父亲操作,父亲表现得非常伤心。”但经过几天的观察分析,小林发现,仍在更新的微博显示,死了的其实是条狗:“现在狗叫的名字很像人名,博主又称呼他为儿子啊什么的,我一度以为真的是死了人。”

    “另外就是,经常有人私信问我一些怪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你是不是死神?’”小林说自己也会被一些“诡异”的网友“搭讪”,“有个网友和我聊了一段,突然提到其中一个逝者的ID是他的朋友,说朋友走的时候,他还梦见了朋友的灵车。我说这不奇怪啊,有些人会有预感,我以前也碰到过。但对方却说,他所有的亲人走时都会梦到,甚至连埋葬的地点和事件都很准确。但他非常讨厌有这种功能,也不想使用……不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假的,反正后来也没有跟我再联系,只能说希望他没事不要梦到我……”

    》对话博主

    微博将是逝者永久的纪念

    青年报:最初是怎么会想到建这个“死亡微博”的?是因为对生死问题有过很多自己的思考吗?

    小林:肯定不是有爱心什么的,一开始我就是觉得好玩,就是想弄个奇特的微博,有很多粉丝,所以当时还会到处贴微博。但后来觉得这样对逝去的人不好,后面就改成一条微博只发两个地方——一个是自己的页面,一个是在逝者微博下发一条评论——其实这是我最“满意”的地方,自己没有利用这个内容进行营销。

    青年报:据你所知,还有没有同类的“死亡微博”?

    小林:同类的,没有吧……谁能像我这样无聊天天都发一样格式的微博?

    青年报:“死亡微博”的信息你都是怎么收集的?

    小林: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比较难,几个月才更新一次,因为没地方去搜集死者信息。后来慢慢积累,有些网友很积极地@你信息,一次好几条,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收集来的。现在一般每天更新1-2条吧。大部分是靠热心网友提供,然后我去筛选鉴定。

    青年报:你说“筛选鉴定”是怎样进行的?

    小林:收到这些信息,我会先关注着,然后慢慢地发布。筛选就是要看是不是真的逝者信息。然后发布微博时,我都会浏览一遍死者的微博,有什么内容可选,作为我微博上那条“盖棺定论”的博文内容。因为我的文笔不是很好,华丽的辞藻也造不出来,只是从他们生前的微博“就地取材”了。

    青年报:每天有很多的人逝去,所以你应该也并不刻意追求找到了多少“逝者”吧。

    小林:肯定不能刻意收集多少。其实,每天上线看见有人@我都挺悲伤的,意味着又有人死去了……

    青年报:“逝者如斯”现在有1000多粉丝了,他们是怎么关注到你的?粉丝都是些什么人?

    小林:一开始粉丝数只有几百,后来一个大V转发了一次,粉丝数就上去了。但是大家基本不爱转发这种微博,就喜欢看,或者有些人会给我发私信什么的。粉丝里面女性居多吧,我发现女的比较感性,更容易对这样的微博产生兴趣。

    青年报:你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坚强吗?建这样一个“死亡微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吗?

    小林:我不算很坚强,但会客观地去看东西。就拿这种微博来说,天天看,如果你不够“客观”,就会陷进去,觉得世界都是灰暗的。这个微博对我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吧,周边人不知道这个微博是我开的,呵呵。

    青年报:通过办这个“死亡微博”,也让你对生死产生了一些思考吧?

    小林:一开始没啥思考,后来死者见多了,就有了一些困惑,比如一些绝症该不该那样拼命的治疗。你知道的,化疗什么非常痛苦,对周围人也可能是很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这些东西,他们会记录在微博上——也许这些死者弥留之际的肺腑之言,是以前任何渠道都获取不到的信息。

    还有一些博主是因为意外突然逝去的。他们的最后一条微博还充满温馨,然后人就不在了。比如有个微博,两个小时前还提醒大家注意车祸,两个小时后,自己却在车祸中遇难了。”

    青年报:有没有想过这个微博承载了某种历史,民间的一个个普通人的生命记录?

    小林:希望能这样吧,如果网站不删除我的账号的话……

    青年报:有人说,总有一天微博上已经去世的用户比活着的人多。你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小林:对,跟以前对比的话,以前你死了就没了,现在微博就是你的一部分,相对来说永远都不会死去。但是,要说“死的博客比活着的人多”,我觉得没太多意义——逝者再多,它也是死的,不会再有更新了。

    》专家观点

    公益性值得肯定 博主也需要心理调节

    “首先,从社会层面来说,这是公益之举。从一定程度上抚慰了亡者家属的情绪——因为从哀伤辅导的角度来说,首先帮助生者确认死亡的事实是很重要的。”心理咨询师王晓源,是福寿园墓园派驻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全市唯一一家服务于“失去子女的家庭”的公益机构)的志愿者。可以说,扶助他人怎样正视死亡,是王晓源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同样是从社会层面上来说,我觉得这算是一个非常有创新意义的现代祭奠方式。因为对于哀伤情绪来说,亡者的家属朋友需要有哀悼的过程。中国人向来重视祭仪,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固定的仪式,提供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完成与丧失客体的分离。”王晓源认为,建立这样一个“死亡微博”值得肯定。

    “还有,从哲学角度来说,大概人类从远古开始,就利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抵御时间和死亡这两件无法避免的事情——尽管社会天翻地覆,我们依然用现有的工具来实现与死亡抗争的愿望。”

    “但是,任何人如果想哀悼别人,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哀伤。”王晓源认为,从心理角度来说,这位博主的做法还有待改进,“从他的话语中,已经反应出了内心的几处不安。第一,他说‘无聊天天都发’,并把这个设为公共微博,不涉及私人信息和情感。‘保持客观’是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样死亡这件事好像离我们很远了。死亡气息的贴近会让我们恐惧,所以“懂得恐惧”是必须的,因为这可以保护我们。第二,他的困惑在于这份‘工作’必会涉及到许多与死亡相关的信息。他没法时刻让自己保持距离,不然会陷入麻木。”

    王晓源向“死亡微博”博主给出的建议是:“第一,要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第二,探索自己失落的历史,比如有没有未适当解决的悲伤和失落?第三,希望他能找到这件事真正的意义,遇到问题时也可以找专人交流。”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24小时
   第A05版:时事
   第A06版:时事
   第A07版:事件
   第A08版:事件
   第A09版:专题
   第A13版:财经·综合
   第A14版:证券·选股
   第A15版:证券·看盘
   第A16版:证券·专题
   第B01版:青新生活
   第B02版:青年视角
   第B03版:早知道
   第B04版:帮你试
   第B05版:帮你试
   第B06版:微关注
   第B07版:微生活·社区
   第B08版:微生活·网兜
   第B09版:微生活·城事
   第B10版:微生活·百态
   第B11版:互动·维权
   第B12版:城市目击
   第B13版:文娱
   第B14版:文娱
   第B15版:文娱
   第B16版:体育
   第C01版:消费周刊
   第C02版:3C
   第C03版:3C
   第C04版:教育
   第C05版:教育
   第C06版:教育
   第C07版:生活
   第C08版:旅游
   第C09版:旅游
   第C10版:家居
   第C11版:家居
   第C12版:家居
每一条微博背后 是一条逝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