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24小时

第A04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2年03月3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证“武校”竟藏身居民楼
民间武术教学鱼龙混杂,学员安全堪忧

    ■A04-05

    11岁的王驿从小就喜欢耍枪弄棒,他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摔跤运动员。他的父母对他的梦想也悉心呵护着,从小就给他上各种体能训练的补习班。然而,这个春天,蝴蝶开始扇动翅膀的时候,他的梦想之翼却折断了:在跟武术教练学习侧手翻的时候,他的两只胳膊不幸骨折了。他的父亲很后悔,说要是给孩子找个正规的武术培训班,就不会有这么多磨难。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社会上各类以武术培训为内容的武馆和武校培训班鱼龙混杂,甚至挂羊头卖狗肉,很多武术教练都不具备资格,无证武馆隐藏在居民楼里,一个电话,就会有武术教练上门教功夫。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院长戴国斌教授说:“当前的中小学武术教育中,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武术课,相关部门对武术教育的理解和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了武术教学官方冷、民间热的怪现象。”本报记者 叶松丽

    武校培训班鱼龙混杂问题多

    在调查走访中,记者发现,在上海习武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市场。然而,正规的武术学校不过四家。因为办学的门槛比较高,很多武术培训机构都以健身会所的形式出现,打政策的擦边球,在管理缺失的局面中浑水摸鱼,不正当谋利。没有监管就没有保障,江湖武校出了安全问题,受伤的往往总是学员。

    乱象1

    武术馆隐藏在居民楼里 居民也感到意外

    3月26日傍晚,记者与在宝山淞南某小区开武馆的周卫国进行了电话预约,以学徒的身份前往淞南某小区见面。由于天色已晚,记者看不清楼面的门牌号,就一路打听27号楼的位置。一名下班回家的女士正好家住27号楼。“我在这里住了好多年,从来不知道楼里有人办武馆!”听记者说来这里看一所武校,该女士十分惊讶。

    来自河南的周卫国租了这栋居民楼的一楼做他的武馆。这是一套两室一厅的小房子,客厅不到20平方米,可谓“家徒四壁”,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周卫国说,就是这样简陋的一套房子,月租也要2000元。“我还要吃饭,还要应付日常开销,每小时200元钱,你就不要还价了!周六周日,每小时还要300块呢!”

    “这么小的空间怎么练武术?跟斗都翻不开。”记者表示疑惑。

    周卫国说,他练的是内家功夫,没有大动作,特点在于以静制动。为证明他的内家功夫只需要很小的空间就能练,他将记者带到客厅,要跟记者比划:“你打我,随便你怎么打,你都不能打到我!”见记者不敢出拳,周卫国就鼓励说:“没关系,你打我吧!跟我学功夫,见面就交手,这是规矩。不打不相识,你要是能打过我,就不用跟我学了!”

    浦东江南武馆同样也是藏身社区。不过,他们租的房子比周卫国的大。一出电梯,就看见摆放在门口的招牌。“这个社区比较高档,外籍居民比较多,会馆也多,只要我们不扰民,就不会有人来干涉我们。”武馆的工作人员说。

    上海市为开办武术学校制定了准入标准,对场地、设备有一定的要求:武校“场地选址应避开重要设施,以及党政机关、使领馆,商业、居民集聚地,周围环境应有利于保障安全和武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具备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训练场馆、器材设施;体育训练室内场地人均不少于0.5平方米,室外场地不少于1000平方米。”很明显,这些隐藏在居民区里的武术馆根本不达标。

    乱象2

    挂“文化交流”羊头,卖“武术培训”狗肉

    由于正规武校的门槛很高,一般个人和机构没办法达到准入标准,因此江南武馆在工商注册时,就登记为“文化交流”机构。周卫国的武术培训班根本就没有注册,他跟上海的关系只有一张跟中介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房屋的用途为“居住”。“来拜访我的人,都是朋友,大家都是武术爱好者,在朋友家里切磋一下技艺,谁能把我怎么样?”面对记者的质疑,周卫国如是说。

    位于长寿路468号的中环商务大厦5楼的咏春拳会馆“俊咏堂”,在工商注册的名称是“上海俊咏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3月14日晚上7时许,记者看到有20多人挤在一间不大的房子里练功,如果按照武校的场馆标准来衡量,场地空间和位置显然不符合标准。但是作为一个健身会馆,则完全达标。

    接待记者的教练坦言,按照武术培训班的标准,他们是没办法申请营业执照的,更不要说办武术学校了。因此他们在工商注册登记时,就登记为文化传播公司,经营范围有“武术交流”这一项。上海尚体武苑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阚一工说,如果在经营范围内有“培训”字样,营业执照都办不下来。

    相关部门对教育培训的审批权还是相当慎重的。因此,这些民间武术培训机构在经营中,只能通过体能锻炼、武术文化交流等项目,来打打武术培训的“擦边球”。

    在浦东八佰伴某健身房做兼职武术教练的孙先生也告诉记者,他服务的公司营业执照上,连“武术”两个字都看不到,但是他们常年对外经营武术培训业务,太极拳、散打、少儿武术等项目应有尽有。

    跟长寿路上的“俊咏堂”一样,八佰伴这家武术会馆也是以发行会员卡的形式,招募会员。办一张月卡,每周训练两到三次,每次两个小时,收费600到1000元不等。“说白了,我们的经营模式跟健身房是一样的,只要不把我们当武术培训学校,就没啥奇怪的。”

    乱象3

    没有专业的医疗救护设施和辅助设施

    3月14日晚上,记者在咏俊堂观摩学员习武时,看见一名女生神色沮丧地从教室里出来,对前台的另一位教练说,她的左胳膊又“脱臼”了。教练将她的左胳膊回弯放到胸前,然后从其身后抱住她的左手肘部,用力往上一推,这位女士的胳膊关节居然复位了。教练告诉记者,这位女士的胳膊是习惯性脱臼,他已经帮她弄过好几回了。“在上海体育学院学习期间,我们都学了一些跌打损伤方面的应急常识。在武术培训中,会员偶有损伤,我们基本上都能应付。”记者了解到,俊咏堂没有专业的医疗救护设施。记者在其他几家会馆形式的武术培训班调查时,发现他们都没有医疗急救设施。

    3月27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少林武校上海浦东分校采访时,学生都在训练,位于操场东边一角的医务室却门窗紧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校医是附近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兼任的。由于该医生需要到自己的医院上班,有时候还要值夜班,所以不经常在学校里。

    此外,记者参观该校学生洗浴室时,该工作人员说,洗浴室正在改造装修,目前学生每周只能洗两次澡。

    记者在上海市相关部门对开办武术学校的准入标准中看到,要求学校具备与武术教学、训练相适应的辅助设施,如浴室、医务室等。上海武术院对申请条件、材料进行复审,对场地、装备、安全设施等需实地勘察,并填写行政许可意见书。

    乱象4

    业余教练上门授艺出事溜之大吉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业余教练提供上门服务,但出事后学生维权难。

    王驿的遭遇就是上门教练造成的。“我们也是经朋友介绍,才找到这位唐教练的。他跟我们学校的体育老师熟悉,据说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级裁判资格。”然而,王驿的爸爸除了知道这位唐教练是山东淄博人外,其他都是“据说”的。

    “王驿出了意外后,开始两个礼拜,他还打电话问问孩子的治疗恢复情况,后来不仅电话没有了,我们打电话过去,也一直处于忙线中,再也没有找到这个人。”由于是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王驿的爸爸每周给唐教练付一次工资,双方没有签订任何契约。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业余武术教练,都提供上门“一对一”服务,收费标准每次100元到300元不等。来自河北的李教练本来是给闸北某武术培训班打工的,但是,他把自己的招生信息发布到网上。李教练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在培训班,一堂课为60分钟,我上门服务陪你练90分钟。而且收费保证比培训班便宜。到培训班,你还得买他们的服装,鞋子,这都要另外花钱的!”

    乱象5

    教练无证执业现象普遍

    记者以学生家长的名义,跟一名提供上门服务的武术教练商谈“业务”,了解到这位来自河北的李教练毕业于山东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我在河北上过两年体校,学生时代一直是学校武术协会的理事,我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少儿武术教育的。”

    这位李教练强调,自己虽然只是武术爱好者,但是自己从小热爱武术,业余教教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至于他说的武术教育的“国家标准”,记者从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了解到,目前国家武管中心跟教育部门正在制订中。

    至于教练资质问题,记者了解到,在上海从事营业性体育教练活动,至少需要取得市体育局颁发的《上海市有偿体育健身指导人员执业证书》。要取得该证书,首先要持有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副院长郭玉成教授告诉记者,具有国家体育指导员资格的人里面,相当一部分人在从事武术指导工作。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武术指导员资格认证。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和武管中心正在做这项工作。

    记者在调查发现,很多武术培训班的教练,连一张《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都没有,执业证书更无从谈起。

    乱象6

    没有统编教材

    教学很随意

    中小学生习武学什么?老师教什么?记者调查了解到,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教材。目前民间武术教学的现状是,你想学什么,培训机构就教什么。

    北京少林体校上海浦东分校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文化课教育使用的是上海市教材,而武术课教材则是他们北京总校自己编的。

    郭玉成教授告诉记者,为了推进中小学武术教育,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跟教育部门曾经联合编制了6套武术体操,希望能在全国中小学生中普及,但是,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好。今年,两部门又在以段位制推进中小学武术教育。以便于规范武术教育课程。

    武馆江湖忽悠套路多

    包装成名师高人进行宣传

    为了招到学员,各武术培训班和民办武校都开展自己的宣传攻势。有些教练把自己包装成名师高人,有些教练声称自己是某门某派嫡系传人。有些武校借名山古刹,进行虚假宣传。总之,沪上武校多,忽悠手段各不同。

    套路一:

    声称是国家某级运动员或教练

    记者在调查发现,为了证明自己的武艺高强,资格牢靠,以便招到更多学员,很多培训班的武术教练都声称自己是国家某级运动员或者某级教练。实在没有这些资格的,就将自己包装成某个门派的大师。

    在宝山淞南某小区开办武馆的周卫国声称自己自幼随父习武,在部队当过特种兵,自己多年悉心研究,在某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开创了属于他的太极门类。浦东某武术培训班的刘教练则声称自己来自河北沧州,自己曾经是省级散打运动员,本来要进国家队的,后来腿部受伤,就出来开创自己的事业。俊咏堂提供给记者的宣传名片上,写明他们的总教练吴俊辉为“国家一级裁判”。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副院长郭玉成教授告诉记者,这种说法本身是错误的,目前我国的裁判级别分为国际级、国家级、一级、二级等,根本不存在“国家一级裁判”这个说法。国家级裁判资格的取得要求很严格,每两年考核一次,每次全国也就30来个名额,国际级裁判名额就更少了。

    套路二:

    包装武术训练的教材

    在碧云社区的江南武馆教练朱江南告诉记者,他们的武术培训业务中,除了公司白领、外籍人士外,还有很大一块是给上海市司法局狱警做武术培训。“我将散打中一些实用套路进行改编和完善,编制出适合狱警们训练和使用的新的套路,作为狱警们武术训练的教材。”

    3月28日,记者分别向上海市司法局、监狱管理局以及下属的警校培训中心电话核实,都没得到肯定的答案。市司法局政策研究处一位女性工作人员表示,她没有听说过这回事。监狱管理局也表示,至少他们没有听说过朱江南给他们狱警搞武术培训的事,是不是下面的警校培训中心请过他?

    随后,记者又致电警校培训中心,对方称培训中心有自己的教官,有时也偶尔外聘教官,但是他接管这项工作以来,还从来没有跟这个叫朱江南的人合作过。“我们整个系统有5000多名狱警,给5000多名警察搞培训,一个武术培训班能拿下来吗?”不过,这名负责人也猜测,也许上海的某一所监狱曾经请朱江南搞过短期的培训,但全部狱警让他来培训,这是不可能的。

    套路三:

    少林武校跟少林寺毫无关系

    一说到“少林”两个字,大家很容易就与武功高强的少林寺挂上钩。

    记者致电北京少林武校上海松江分校,该校招生办果断否认自己跟少林寺的关系,但是他们向学生教少林功夫。

    记者再电话连线北京少林武校,对方也明确表示,自己跟嵩山少林寺没有关系。但当记者问到,既然跟少林寺没有关系,为什么叫少林武校?对方也是避而不答。记者继续追问“你们教的武术跟少林寺有关系吗?”对方回答说:“我们的学员学的是中国基本武术。”

    随后,记者向少林寺求证他们跟北京少林武校的关系时,少林寺方丈办公室一名男士在电话中明确地说:“没有关系!”

    》专家访谈

    民间武术培训的“冷”思考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什么在当前民间武术培训机构如火如荼地开班办学时,中小学却集体禁声呢?在我们的武术教育中,如何将动作与精神融为一个整体呢?3月29日,记者采访了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院长戴国斌教授。

    “我们早就对中小学武术教育做过调研,学生们喜欢武术,但是不喜欢武术课。”戴国斌院长说,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喜欢的东西,学校却不教或者教不了。武术教育不连贯,今天学,明天忘,无法在学生的心灵中落下来。而中小学对武术教育停滞不前普遍的说辞是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合适的教材。“对此说法,我不认同。”

    戴院长指导他的研究生做了一篇学位论文,专门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育才中学的武术教育。“上世纪八十年代,该校没有专门的武术教师,也没有武术教材,但是他们的武术教育开展得很好。”戴院长说,问题的关键在于该校当时的校长重视武术教育,并与全校老师达成共识,武术教育才得以深入开展。推进中小学武术教育,归根到底要靠广大教师。

    戴院长说,他们在调研中也认识到,目前中小学依然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中小学体育教育开展现状也不乐观,中心城区学校的体育课开展得稍好一点,在郊区郊县学校里,体育课则成为所有主课老师随意挤占的公共时间。领导重视不够,武术教师队伍建设被忽视;学校又无习武场地、器械和设备,武术教育的开展面临重重困难。

    “我们学院里那些武术界泰斗日常生活就是习武、练字和做人,久而久之,他们把自己修炼成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所以,武术学院对学生的武德要求十分严格,关键时刻,“见义”就必须“勇为”,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是武术的基本功用。武术绝对不是用来为非作歹的。

    “在学院的武术教育中,动作只是一个载体,这是形而上的东西,很好学,关键是我们要教会学生动作后面的东西,那就是武德,从而使武术实现文明化、伦理化和理想化,动作与精神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戴院长说,社会机构的武术培训,是一种商业行为,有些培训机构在传授武艺的过程中,武德的传承就流失了。

    征集

    如果你掌握着某些重大新闻线索,请及时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我们。来信请注明联系办法,我们会绝对保密,将视情况给予奖励。除本报新闻热线021-61933111外,我们正式开通重大线索邮箱:qnbtgb@sina.com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24小时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时事
   第A07版:时事
   第A08版:事件
   第A09版:事件
   第A13版:财经·动态
   第A14版:财经·理财
   第A15版:证券·选股
   第A16版:证券·看盘
   第B01版:青新生活
   第B02版:青年视角
   第B03版:早知道
   第B04版:微关注
   第B05版:微生活·百态
   第B06版:微生活·城事
   第B07版:微生活·校园
   第B08版:微生活·网兜
   第B09版:互动·亲子
   第B10版:互动·维权
   第B11版:文娱
   第B12版:文娱
   第B13版:体育
   第B14版:体育
   第B15版:体育
   第B16版:影像
CBA17年 北京首冠!
无证“武校”竟藏身居民楼
今日上海
一批传谣的互联网站被查处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今年中招四大名校退出“名额分配”
总第 8510 期